不紧不慢地吃完了早餐,宋雨晴换下家里穿的衣服,出门是百搭款黑白灰三件套。口袋里塞了点糖果,拿起钥匙出门去隔壁家。
“你说转户口过来啊?那得去家属安置办。医院这边人没那么多,家属安置办就都划给了后勤处一起管,总归都在一个地方。”万大嫂十分热情,把手里的活计一放,就道:“你在弘安生产队开的证明、结婚证这些都准备好了吧?准备好了,那我带你走一趟。”
宋雨晴刚说不用麻烦她,万大嫂摆摆手,“麻烦什么啊麻烦,咱们是邻居,赵医生和我们家老万又是一个医院的同事。我就带个路的事。”
有了万大嫂这个了解情况的人在,宋雨晴跟着过去家属安置办、填了份表格,这个申请流程就走完了,只不过等审核下来还得几天。
万大嫂好人做到底,又带着她把周围转了一遍,例如供销社什么时候会有好东西啊、得怎么样才能买到最新到的水果啊,还有肉站大概多久会有一次多一些的供应。
“我们平时还是更喜欢去红岸生产队赶大集,有时候半个月一次,农忙的时候就一个月一次,那边有不少好东西可以换。”
“不过你就不用操心这个了,你在弘安生产队,想要换粮也方便。”
宋雨晴:“您要换粮的话,我可以帮忙问问大队的队员。他们比较缺布票。”听阿月嫂说,现在的收成是一年比一年好了,人能吃八分饱了,但想要买身新衣服真的不容易,布票难得。
万大嫂高兴道:“那成,以后我要是需要,就麻烦小宋你了。我们家的布票凑凑还是有剩余的,就是两个半大孩子,胃口大,分到的口粮都得精打细算来用。”
带着走了一圈,万大嫂就得回家忙活她的事情了,宋雨晴则是留在了供销社这边。海产品的售卖也归到了供销社里,看起来像是两个独立开来的门面。
海产品大多是从附近的渔业生产大队收上来的,都是固定供货,偶尔会有些不一样的海产品。
宋雨晴趁现在人少,过去看了遍里面有些什么,很多鱼她都叫不上名字,但是里面有大螃蟹!再一问售货员,有些海产品是要凭票购买的。但像比较常见的海带、虾、生蚝这些,只要给钱就行。
再去旁边的肉站看了一会儿,卖的肉基本是部队基地里自己养的猪,卖得很快,基本上是他们刚摆上来没多久,案板上的肉就分得差不多了。
像现在这会儿,就剩些猪骨头和猪下水,但估计也卖不了多久。
这个时候,肉还是最受欢迎的。
了解得差不多了,宋雨晴就回家去,拿出柜子里的全部家当。她手里的钱和赵平生的都放到了一起,此时饼干盒子里装着的,存折有一千,没存进去的钱还有四百五左右,各种工业票、布票等按着分类被绑起来,票还真不少。
存折里的一千有三百是海城的赵爸赵妈邮寄过来给他们的结婚费用,剩下的才是赵平生攒的。
赵平生的工资加补贴加起来,每个月差不多是一百出头,据赵平生说,他的工资在医院里算是属于除了领导外最高的那一层了。各种票证是跟着他的工资收入按比例给的,他以前的票很多攒了起来,还有些借出去了没收回来。
以前他一个单身汉嘛,没想那么多,偶尔有人手头紧张跟他借票,他也就借了。还好大家看他不苟言笑,没几个人敢跟他借钱借票。
家里的布票可以先留着,他们暂时都不缺衣服。看着桌上的工业票,她打算拿这些票去卖个收音机回来,在家里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手机,除了书就是书,所以,买个收音机很有必要。不管是听广播还是听新闻,好歹也算是一项娱乐活动。
拿了一本本子过来,把家里目前的钱票数量都给记上,标上日期。
这就是他们家以后的家庭账本了,得做到花钱有数。
找了另外个小盒子,把家里的粮油本和五十三块零头、各种票证给放进去,这些就放卧室的床头柜里。剩下的依然放大盒子里,藏回衣柜深处。
清点完家当,心里的底气足了不少。
自己在家的时间挺漫长,她还在书房忙了半小时的备课,赵平生才下班回来。一看手表,才十二点零七。
医院食堂今天有鸡肉,大师傅放了土豆一起焖,味道很香。
宋雨晴和他说了今早做的事情,最后道:“家里明天晚上请客吃饭,你记得通知你的同事们。还有,明天再最后一天从医院打饭,以后我要是在家,中午你有空就回家来吃,没空就在医院吃,不用给我打饭了。”
医院给发的饭票只有他一个人的份,而且他也说了以后晚上回来吃饭,只剩中午那顿,天天两个人吃是不够吃的。
“我以后上班了,中午也不能回来。所以我得拿一份口粮带去知青点找他们搭伙,中午在知青点吃饭休息。”
当时搬家太匆忙,想着留一份口粮在知青小院的,但那会儿大家都忘了这茬,就把分到的粮食都给带了回来。
还是得再带回去。
说来这也